数字式粉尘仪原理

 JIS Z 8813规定了数字式粉尘计所需的结构和规格。粉尘测量包括散射光法、粒子计数法、分光光度法、凝聚核粒子计数法等。

 
1、散射光法
散射光法是利用吸风机通过吸气口不断吸入漂浮的灰尘,然后用白光或激光作为光源照射灰尘。受光部连续检测从灰尘发出的散射光量,光电转换元件将光量转换为电信号。
 
该值被视为单位时间的散射光量(cpm:每分钟计数),将该浓度值乘以K值(质量浓度换算系数)得到的值就是粉尘的质量浓度(mg/m 3 ).
 
2. 粒子计数法
颗粒计数方法用于测量极其洁净的环境。它产生连续的稀薄、不受干扰的空气流来捕获漂浮的灰尘,并用强光束(例如激光束)作为光源对其进行照射。
 
来自各个灰尘颗粒的散射光由受光部检测,并由光电转换元件转换成电信号,根据此时的散射光的强度和每单位体积的颗粒数来确定粒径分布。由计数值(粒子/cm 3 )计算。将该浓度值乘以K值(质量浓度换算系数)而得到的值为粉尘的质量浓度(mg/m 3)。
 
3. 吸收光度测定
吸收光度法连续捕捉漂浮的灰尘,用白光或激光作为光源照射灰尘,并利用光电转换元件将灰尘引起的光衰减量转换为电信号。求出与该光衰减(透射率)的对数成正比的相对浓度,并将其定义为粉尘浓度(mg/m 3 )。
 
4. 凝聚核粒子计数法
低浓度时采用凝核粒子计数法测量粉尘浓度。灰尘在过饱和蒸汽气氛中凝结和生长,并采用光散射颗粒计数方法。缺点是没有粒径信息,因为测量值是大于最小可测量粒径的总数浓度。